南普陀寺游玩攻略

导语 南普陀寺位于福建省厦门市东南五老峰下,面临碧澄海港,始建于唐朝末年,称为泗洲寺,宋治平年间改名为普照寺,直到清朝康熙年间才得到重建。为闽南佛教胜地之一,寺内明万历年间血书《妙法莲华经》和何朝宗名作白瓷观音等最为名贵。

  景点分布:

  南普陀寺居于鹭岛名山五老凌霄前,坐北朝南,依山面海而建,规模宏大,气势庄严。中轴线主建筑为天王殿、大雄宝殿、大悲殿、藏经阁。寺后崖壁“佛”字石刻,高一丈四尺,宽一丈。闽南佛学院是国内最早的佛教学府。

  到达方式:市区可乘坐45、87、18、29、47、1路等到达。

  南普陀寺门票价格:免费

  建议游玩时间:2—3小时

  景区开放时间:全天开放

  主要看点:天王殿、大雄宝殿、大悲殿。

  天王殿供奉弥勒菩萨、韦驮和四大天王,两只威武的大石狮雄踞门廊东西两侧,跨门进殿,两侧四大天王怒目环视。正中弥勒菩萨坦腹露胸,殿后韦陀菩萨覆掌按杵而立,威武异常。

  大雄宝殿是寺院的主体中心,崇宏雄伟,殿前石庭平舒宽展,正中宝鼎香炉巍立,两侧白石宝塔高矗,更显广庭崇殿的庄严肃穆。大殿两侧罗汉堂朝拱主殿。主殿正中供奉三世尊佛高大塑像。殿后供奉西方三圣(阿弥陀佛、观音菩萨、大势至菩萨)。[11] 大殿是寺院僧众早晚课诵和法会朝拜参修的殿堂,也是佛门钟磬长鸣、法灯不灭的心脏。

  大悲殿是寺院的另一主殿,奉千手观音。清初施琅始建,称大悲阁 为南普陀改称之由来。殿立于大雄宝殿后石砌多角形高台上,中隔两段石阶近三十级。主殿呈八角形三重飞檐,中间藻井由斗拱层层迭架而成,造型巧妙,结构严密,俗称蜘蛛结网。闽南信众崇奉观音菩萨,香火鼎盛。[

  活动项目:每年农历的2月19 日、6月 19日、9月19日观音诞的时候,南普陀寺内均会举行盛大的 佛事活动。

相关推荐

热点推荐

 

最新阅读

分享本文到:

关闭
关注更新
返回首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