福州中秋节传统文化有哪些

导语 眼睛一闭一睁中秋节过去了,你的中秋节是不是只是吃月饼、赏月外加放假,属于福州传统中秋节的习俗赶紧来了解一下吧!

  中秋摆塔、摆螯山

  福州童谣

  白石白又滑,搬来白石搭白塔。

  白石搭白塔,白塔白石搭。

  搭好白石塔,白塔白又滑。

  这种风俗源于明朝嘉靖年间,那时倭寇屡犯闽浙沿海, 戚继关奉命来闽抗倭。戚家军连打了几场大胜战,其中一场正逢中秋佳节。为庆祝胜利,有钱人家把家里珍藏的古玩等摆在厅堂里供人欣赏,故称摆塔。而穷人在自家门口就地取材,摆自然景观,因为许多人摆的景观都模仿城内鳌峰顶,故又称摆鳌山。

  过去摆塔象征多福多旺,现在摆塔除了纪念戚家军还蕴含着步步高升的意思。摆塔活动从农历8月初开始,中秋时节进入高潮,8月底将“泥人囝”收拾起来,待明年再摆。

  “城里三山千簇寺,夜间七塔万枝灯。”正是宋代诗人谢泌在《福州即景》中对这一景象的写照。

  烧瓦塔

  烧瓦塔属于“摆塔”中的一部分。“烧瓦塔”也叫“烧宝塔”,就是中秋一早,让小孩子捡拾瓦片和砖块在空旷处堆成一座1米多高的六角塔形,塔内装满树枝、龙眼核,入夜后点燃瓦片塔,火花腾飞,火焰色泽鲜红,照耀如白昼。

  传说这种习俗与反抗元兵的义举有关。元朝初建时,汉人不满元人对他们的血腥统治,便进行不屈的反抗,各地相约中秋节起事,在宝塔的顶层点火为号,类似于烽火台点火起事。这些反抗虽被镇压了下去,民间却遗存了烧宝塔这一习俗。在今天,“烧瓦塔”代表了人民希望借助佛家力量,祈求风调雨顺、生活平安的美好愿望。

  祭拜月神

  “拜月神”又称“拜月华”、“接月华”,总之都是祭祀月神的意思。

  中秋夜,从前的福州人家会在庭院或天井设案,除了摆上时令水果、月饼,桌中央还会供上一个红漆的“斗升”,把家中“童偶”取出,立在旁边。童偶背面写上儿童的生辰,孩子们拜求“月奶”、“斗母”保佑自己健康成长,平安富贵。

  拜月完毕,孩子们将柚子插在竹竿上,把点燃的小香线一根一根地插在柚子周围,变成一个圆圆的“柚香火球”,有的把它插在门口供人欣赏,有的就尽情挥舞玩乐,柚香浓郁,非常有趣。

  这一夜,孩子们都不着急着睡,因为他们要“捡月华”。传说中,深夜天空会落下“月华”,孩子们争相“捧”起月光,合拢双手去“藏”。把“月华”藏到米缸里,大米就会吃不完;把“月华”藏到衣柜中,以后会有许多新衣服穿;把“月华”藏到箱子里,以后金银财宝用不完。

温馨提示:微信搜索公众号【福州本地宝】,关注后在对话框回复【中秋】查看2024福州中秋消费券领取入口、中秋免费演出/打铁花/无人机秀等活动汇总、游玩推荐、赏月地点、地铁运营时间等!

相关推荐

热点推荐

 

最新阅读

分享本文到:

关闭
关注更新
返回首页